火博体育平台下载

“Z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4-11-23   查看次数:10

高娟于《江苏高校》发表《“Z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探析》

“Z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探析

高娟

南京大学哲学系 盐城师范学院火博体育平台下载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依据是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当前在校大学生以“Z世代”为主,他们在理想信念上主流积极但易受多元网络文化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主体性彰显但集体主义精神弱化,在交往方式上独立自由但有路径依赖倾向。这些代际特征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大,体现了较强的交互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的建构要从环境、内容、方法、主体四个方面着手,突出多维度时空交互、多主体需求交互、多模态手段交互、多代际关系交互。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融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优化研究”(20JDSZ3179)

关键词:“Z世代”代际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

高娟(1978—),女,江苏沭阳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盐城师范学院火博体育平台下载副教授。

An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eneration Z College Students

Gao Juan

Abstract: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future of a nation.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s and behaviors.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Generation Z, whose ideals and beliefs are positive but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network cultures, whose value choices show strong subjectivity but weakened collective spirit, and whose communication methods are independent and free but tend to be path dependent. These inter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great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ignal a strong demand for intera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action mode should start from four aspects: environment, content, method and subject, highlighting multi-dimensional space-time interaction, multi-subject demand interaction, multi-modal means interaction and multi-generation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Key words:Generation Z inter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erac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Z世代”大学生,他们是网络原住民,在互联网陪伴下长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受网络的冲击大。美国学者普伦斯基指出,由于成长环境迥异,网络原住民在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方面与过去的群体有所不同。而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学界对“Z世代”进行了多重解读,议题多聚焦在“Z世代”的消费行为和亚文化研究层面。最早的讨论来自《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一文,主要探讨台湾岛内“Z世代”的价值观。但此后这一概念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直到2013年,学界才零星开始关注“Z世代”的消费行为。自2019年开始,研究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讨“Z世代”网络话语表达,关注“Z世代”的意识形态风险及社交行为等。截至目前,对“Z世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和研究框架。鉴于此,本文尝试立足于“Z世代”超越时空场域,依靠互联网技术,隐匿身体存在的“交互式”知识接受方式,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探讨建构以多维度时空、多主体需求、多模态手段、多代际关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

一、“Z世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

“Z世代”即“Generation Z”,指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网络原住民。“Z”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X世代”“Y世代”之后的按顺序对应的世代。其中“X世代”源自美国作家库普兰德的同名小说,用于描述婴儿潮后无法被定义的一代。任何世代都处在时代和社会坐标系中,相同世代的人经历着相似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构成了一个世代的代际特征,并显现在后续的生命周期里。虽然每一个世代都有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但媒介技术的革新无疑会形成显性的代际特征。尤其对于成长在移动互联时代的“Z世代”而言,更是如此。

代际特征一般强调相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的不同以往的特征。以“Z世代”为群体来考察代际特征虽限定了年龄的范围,但年龄本身并不是构成代际特征的实质性内容,只是外在表现;就本质而言,代际特征更突出媒介技术、社会文化的影响,以思想和行为为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群体性。“Z世代”目前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表层生活方式和深层价值观中所体现的共性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笔者于2023年4月到6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选取江苏省8所本科院校5876名“Z世代”样本,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三个方面考察其代际特征。

(一)理想信念上主流积极但易受多元网络文化影响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Z世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关涉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党和国家的未来。调研发现,89%的同学表示想要入党,肯定且信任党的工作,认为加入党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当被问及入党动机时,87%的同学选择“目睹党的建设成果,信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Z世代”大学生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历史转折期,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强有力的验证作用,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乐观自信,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评价较高,对党的领导普遍认同。与此同时,从理想信念形成的环境因素看,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调研发现,“Z世代”大学生求知欲强,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较高。93%的同学表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中86%的同学表示会持续关注某一议题。在获取时政信息的途径方面,“Z世代”大学生首选互联网平台,其次是政治理论课,再次是通过人际交往获得。这就表明,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造出一个自由虚拟的空间,已然成为“Z世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 同时,网络信息的自发性、匿名性又使得国内外思潮涌动,各类信息相互交织、真假难辨。多元的网络文化和各类思潮易对青年理想信念的确立产生或显或隐的影响。大数据构成的“信息茧房”不可避免地使青年学生在各自关注的信息圈中产生“知晓一切”的错觉。他们处于理想信念将定型却未定型的关键期,尚不具备理性的判断力、自制力和应变能力,其理想信念极易受到错误信息影响产生波动。

(二)价值选择上主体意识彰显但集体主义精神弱化

“Z世代”的生活呈现网络化态势,表现为符号化、碎片化、娱乐化。相应地产生这样的局面:人的原子化趋势与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之间存在巨大张力。他们主体意识增强,关注个人价值实现。以就业观为例,当被问及“择业时考虑的因素”时,调查对象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排在第一位,可见,“Z世代”大学生择业时更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面对高校扩招后的学历贬值、就业形势严峻及行业内卷,青年人容易产生焦虑,“Z世代”大学生注重自我精神需求和情感体验,自称“打工人”,高呼“躺平”,实则是放平焦虑心态、拒绝被裹挟的自我保护,是对个人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可。不论在学业上还是社会实践中,他们都愿意付出努力,追求成功,实现个人价值。他们能兼顾集体利益,但集体主义精神弱化。调查显示,58%的大学生认为班集体的凝聚力强弱对个人发展没有影响,只有21%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Z世代”大学生对集体的疏离。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时,67%的大学生选择

“保障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最大化个人利益”,4%的大学生表示可以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可见,面对各种利益的驱使,“Z世代”大学生在作价值选择时仍能够注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但强调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且他们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普遍保有热情。61%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志愿服务,14%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说明“Z世代”大学生在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对于集体事务参与性尚可。总的来说,这是因为“Z世代”大学生身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接受多元网络文化熏陶,其家庭经济条件优于过去任何一代人,在家庭中备受关注,因此在个人成长中更崇尚自由、独立,注重自我观点的表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权益的维护,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

(三)交往方式上独立自由但路径依赖明显

“Z世代”大学生交往方式的特点源于其行为方式的原子化。他们出生于信息技术兴起阶段,成长于信息技术繁荣时期,其个体生命历程与数字网络深度勾连。调研发现,51%的学生每天网络在线时间超过5小时,41%的学生能将网络在线时间控制在3~5小时,甚至还有部分“Z世代”大学生缺乏自制力,无法控制上网时间,陷入网络成瘾状态。当被问及“您上网主要做什么”时,99%的学生选择交友,74%的学生选择看新闻,93%的学生选择购物,77%的学生选择学习,96%的学生选择娱乐。可见“Z世代”大学生用网时间长,与网络接触深。在“社交的方式”上,93%的学生选择微信等社交软件,43%的学生选择游戏,12%的学生选择线下。可见,网络社交已成为他们与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一方面,人的社会性本质使得青年学生本能地有社交的需求。任何个体都需要与他人和社会产生交流,青年人的交往需求更强烈,他们需要在交往中获得认可、赞同,形成亲密关系。他们倾向于主动选择,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期望得到平等对待。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革新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线上交往成为“Z世代”青年普遍喜爱的交往方式。但过度的依赖网络让他们相应地缺少面对面沟通,甚至与身边的亲朋、同学的沟通也减少。当被问及“若手机半天不在身边的感受”时,43%的“Z世代”大学生表示会“心神不宁,忐忑不安”,39%的“Z世代”大学生选择“担心错过重要信息”,他们已经习惯于频繁使用手机接收信息。线上社交的匿名性,使得青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网络形象,无所顾忌地轻松表达;线上社交的移动性,使得青年学生在身体不在场的前提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沟通;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性,使得青年学生可以根据各自需求和爱好,及时形成各类社交“圈”,在圈内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现实沟通能力弱却使得他们陷入“社恐”的尴尬境地,同时产生一种空虚感,抗压能力减弱。由此可见,“Z世代”青年的社交模式不同于以往,虚拟社交带来情感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因现实社交缺失产生的情感空虚,而且这种倾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越发明显。

二、“Z世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提出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工作对象需要的程度。如前所述,“Z世代”大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对多元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判断力,在价值选择中主体意识彰显,在交往方式上独立自由等。这些特点展现了“Z世代”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与特殊需求,也使得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环境、内容、方法、主体关系等方面都显现出交互性不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融合性不高,阻碍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衔接

马克思明确表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在既定的环境中生活,必然受环境影响;同时,人们又通过实践不断改变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主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简而言之,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包括校内环境、校外环境、虚拟环境。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趋向明显,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都会对“Z世代”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它意味着“Z世代”大学生占有更多优质资源,也面临更多诱惑与困惑。而“Z世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处于社会化的未完成状态,无法理性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取舍。在网络资源缺少“把关人”的情况下,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未能积极调动校内外有效资源形成优质内容供给,长此以往,必然削弱思想政治目标的达成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个性化不够,限制了价值引领与自我建构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中介。“Z世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行为呈现娱乐化、碎片化、个性化倾向,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符合他们的行为习惯与实际需要,这就形成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Z世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往往更注重内容规范性、主导性,呈现理论性强的特点,有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会导致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社会导向而忽视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生道德、心理、人格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其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难以贴近“Z世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最近发展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价值观念和学生发展现状产生差距,易导致教育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不能很好地契合“Z世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反而难以实现价值引领。再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本身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不能满足“Z世代”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容易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上难有进步,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运用所学为自己排忧解惑,极大地影响“Z世代”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渗透性不强,阻碍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来说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渗透一般指隐性的教育。隐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教育目的的渗透性和无意识性。它以间接、侧面、暗示、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意识的。“Z世代”大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相对丰盈,高度网络化、信息化的生活场景令其知识面更广、更自信、自我意识更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得“Z世代”有一定的反权威、反经验化的思想倾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虽然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关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慕课、云班课、翻转课堂等手段,但总体来说,此类方法显性有余,隐性不足,与“Z世代”大学生追求独立、崇尚自由的倾向不能契合,因此影响了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融洽度不足,弱化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反哺的结合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可见,社会交往在个人发展中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了不同世代交往关系的客观性和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就是教育双方交往的过程。积极、和谐的主体关系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代际交往带来的文化促进作用,她将文化分成三类: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指晚辈主动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指朋辈之间的相互学习,后喻文化指长辈向晚辈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如果说“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体现的是“文化传承”,那么“后喻文化”则代表了“文化反哺”现象,即祖辈、父辈向子辈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代际之间实现了多场景、多渠道的互动,一方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消弭代际差异、建立平等交往关系、实现多代际互动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员育人”的工作,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客”特征依然存在,代际差异和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代沟,影响了教育主体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形成,进而影响代际的文化传递。

三、基于代际特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性是由网络的交互性决定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指的是在网络交互平台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主体之间围绕一定的主题,持续互动交流的过程。交互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角色平等、情景交融、多向互动(教师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教师与教师等)。在这一交互模式下,施教者与受教者作为平等主体存在,相互尊重、互相观照。因此,要善用互联网的特殊性,凸显教师、学生的主体性,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的构建。

(一)多维度时空交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融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要素要以一定原则为指导实现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思政”就是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一切有利因素调动起来,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应积极推动课内课外有机统一。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配合,善于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和要素,增强校园文化的情感熏陶、社会实践的行为体验等,使课堂育人和环境育人同频共振,内外联动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校内校外有机统一。就是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融媒体传播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情景化的教育和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让青年学生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促进校内“小课堂”和校外“大课堂”的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最后,要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积极拓展线上育人阵地,注重育人氛围的营造,发挥网络育人功能。“Z世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思想政治教育切合他们的代际特征才能更有效。“Z世代”青年偏好线上社交以致产生线下社交焦虑的现象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要努力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线上育人平台,发挥线上教学的延展性,不断创新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开展现实社交,积极自我建构,在活泼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社会化,不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形成了多维度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多主体需求交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包括人的社会化发展。但通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在内容上更多指向社会价值,关注个体价值取向略显不足。“Z世代”大学生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关心个人利益的特点,提醒我们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党的创新理论回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情感需求、心理压力。一方面要依据“Z世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在遵循青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把握时代要求的基础上,贴近青年实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个人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主义并不是对个人的约束,而是追求每个个体都能在集体中绽放光彩,让集体成就个人。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宏观大局中,避免过分强调自我,自觉将个人奋斗目标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二是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Z世代”大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也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但网络上西方社会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奢靡攀比之风等文化思想正在通过影视文化、新媒体等平台呈现,而青年学生处于社会化的未完成状态,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意在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同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贯通。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上,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性,要立足“Z世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科学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多模态手段交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人们通常根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教育而言,教育目标并非完全先于教育行为,而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网络媒介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困境,它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大的交互时空。利用好这一媒介创新工作方法,可以使个体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的接受融为一体,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得以生成,并衍生出新的教育价值,由此实现教育本质规定性生成与教育意义转化的统一。

“Z世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网络化的特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不放弃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又要努力寻找线上教育的突破口,满足“Z世代”大学生及时性、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融合线上线下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气息。二是耦合灌输式与启发式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尊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普及需要依靠灌输法,同时启发式教育是灌输式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它符合“Z世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满足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需求。三是集中宣传与个性化表达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工作都需要借助话语来完成。“交互式”的网络传播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沟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育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营造多种轻松活泼的情景氛围,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个性化的话题设置和语言表达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如前文所述,线上教育更具有隐性特征,渗透性强,偏重柔性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最终使教育目标和结果得到拓展,目标的生成更顺利,学生行为的转化方向更明确。

(四)多代际关系交互,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平等性

信息技术变革使得社会和文化深度媒介化,新媒体高度介入日常生活,使得不同代际因媒体使用习惯不同加深了代沟,同时也给“Z世代”获得反哺能力提供了有利的途径,使得多代际互动有了可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

其一,树立平等教育理念。信息技术革命给平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一方面“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动摇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权威性, 使父辈、祖辈常会遭遇来自子辈、孙辈的反叛和挑战; 另一方面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代际沟通权力下放,晚辈获得与长辈平等的沟通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赖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确立,不论是理论灌输还是宣传教育,唯有“可亲”才能“可信”。只有在平等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充分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其二,加强代际互动。“Z世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在新媒体理解、使用,网络信息的采纳、传播等方面都强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代际差异明显,但沟通多了,隔阂就会减少。教育者要主动了解青年的流行文化,这样就可以在主动接受文化反哺中了解并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样,大学生也能够从教育者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中汲取智慧。其三,鼓励朋辈引领。“Z世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化特征使他们更容易因兴趣、爱好等形成各类线上团体,并产生各类文化圈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和网络活跃分子主导圈层内、圈层间的交流沟通,并做积极引导,发挥并喻文化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实现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较好的文化传播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叠加效果。


网站地图